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理论书籍 > 中医药基础 > 中医基础理论 > 藏象学说 > 五脏 > 概述
编号:7183
论心主神与五脏藏神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医基础理论》
     翟双庆

    关于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,《内经》有两个重要命题,一个是心主神明,一个是五脏藏神。二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不同,但也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。

    一、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

    《内经》是多种医学流派、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, 表现在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上,则有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不同。

    1、心主神

    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变也”、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、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心者,五脏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也”等,即言心具有主神明、精神之功,为人体之主宰,故精神情志伤人首伤心。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云:“愁忧恐惧则伤心”、《灵枢·口问》曰:“悲哀愁忧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、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云“忧思伤心”等皆是。这里已将心作为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代称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实则,心主神的观念并非中医学独创,早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之前(即《内经》成书之前)就已广泛存在于先秦诸家之论中,并已形成了较统一的认识。而这种认识同神是天地万物之主宰、心居人身五脏之正中亦为人之主宰有着密切关系。中医学接受了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,并结合中国社会制度传统的君臣制观念,形成了《内经》以君臣相傅论脏腑,其中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思想。正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所云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、“主明则下安,以此养生则寿,殁世不殆,以为天下则大昌;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不通,形乃大伤,以此养生则殃,以为天下者,其宗大危”。

    2、五脏藏神

    《内经》在继承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、倡导心主神明、为君主之官的同时,还提出了五脏藏神的观点,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、《灵枢·本神》及《灵枢·九针论》等指出“心藏神”、“肝藏魂”、“肺藏魄”、“脾藏意”、“肾藏志”,从五脏整体角度阐发了脏腑与神志的关系。由于五脏所对应的五神,其概念相互交叉包容、互为基础,而五神的产生与调节又是以五脏整体协调关系为基础的,故五脏藏神的含义在于把五脏看成一个整体,把神志活动(主要指认知、思维、意志过程)看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,理解为五脏整体协调配合而完成对人认识过程的主宰作用。其五神之神、魂、魄、意、志划分为五行、归属于五脏,仅是从认知、思维、意志过程中的某些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特性出发,给予类比而成,是用五行特性对这一过程的描述,而并非是对认识、思维、意志过程的实质内容与阶段进行严格的分类。因此,这一描述可以看作是为了说明人的认知、思维、意志过程也具有五行的某些特性,并且是以所有脏腑的参与作为基础的,其实也正是强调了五脏整体协调对其的主宰作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五行是先秦两汉之人认识宇宙万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,五行之间相生、相克,具有“亢则害,承乃制,制则生化”的特性,是一种整体观念,强调的是五行间的相互配合,其中无主次之分。以这种认识方法看待脏腑、神志,形成了五脏藏神的理论。

    可见,心主神明与五脏藏神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存在着很大差别,甚至可以说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思想,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及哲学界“一元论”思想的影响;而以五行特性分析人体,立五脏为本,将人之神志活动分属五脏,则颇具“多元论”思想。二者当属《内经》时期不同的医学流派。

    二、两者的相通之处

    1、强调形神一体

    《内经》认为神以形为基础,同时又主宰形,形与神俱才是健康之人。无论是心主神明,还是五脏藏神,均强调了这一点。前者不仅提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由心所主,而且人体之形、五脏六腑亦以心为君之官,揭示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,把心理和生理、形与神有机地整合为一体。五脏内藏精气,产生人体神志活动的重要基础,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的变化时,会影响人的精神活动,产生变化,故五脏藏神也是在形神一体基础上提出的理论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、倡导五脏整体协调主宰神志活动

    五脏藏神理论倡导的是五脏整体协调主宰神志活动,这一点无可疑义。下面着重看一下心主神明理论。作为专门研究人体的中医学,虽接受了古代哲学有关“心主神”的认识,但究其所言物质基础,则主要在于血脉。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称心“其充在血脉”,《素问·痿论》说:“心主身之血脉”等。脉,实为行血气、营阴阳之道路,正如《灵枢·本脏》所说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”。经脉分布于全身,内属脏腑,外络肢节,是联系全身各部之间的纽带。而经脉的一个功用就是传递信息,正如王洪图主编《黄帝内经研究大成·经络研究》所云:“经脉有传递信息作用,经脉就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,也就是人体内讯号的传送道”,故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称其为“使道”,王冰注其云:“神气相使之道”,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网、全身各脏腑形体之间的联系网,由心所主,故构成了心主神明支配人体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。血,其主要功能是濡润滋养全身,凡皮肤、肌肉、筋骨和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,均赖血液以供给营养,才能维持其功能活动,正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所说:“以奉生身,莫贵于此”。这里当然包括人之痛痒、视、听、嗅等感知觉及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与动作,故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说:“肝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”,人的情感、思维、意志等活动的产生与调节,同样取决于气血,故《素问·汤液醪醴》则言“形弊血尽”会导致“神不使”。《内经》认为血的生成与心有密切关系,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云:“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”。这里的“精”即水谷精微经心作用而成的、行于脉中之血。血色赤,而心属火色主赤,故《内经》认为“心生血”、《灵枢·决气》也说:“中焦受气取汁,变化而赤,是谓血”,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亦云:“此所受气者,泌糟粕,蒸津液,化期精微,上注于肺脉,乃化为血”。故张志聪《灵枢集注》注云:“中焦受水谷之精气,济泌别汁,奉心神变化而赤,是谓血”。若此,血亦是心主神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。脉是联系诸脏腑的道路,是传递信息的关键,心主宰脉,则是掌握着五脏间的协调关系;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,心主血,则掌握着五脏整体活动,故可以说心主神明理论也倡导五脏整体协调主宰神志活动。另外,单就提出心为君主、主神明的代表篇章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而言,亦说明了这一问题。其一方面认为心主神,一方面又提出“肝者……谋虑出焉”、“胆者……决断出焉”、“肾者……伎巧出焉”等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、均含重“中”思想

    重“中”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,其中“君者中心,臣者外体”更是影响深远,而古人认为,人之心脏位于人体之正中(即五脏之正中),正如《说文解字》释心时所言:“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”,《礼记·月令》、《吕氏春秋·十二纪》皆称:中央土“祭先心”,孔颖达疏:“中央主心”,并以心脏的解剖位置居中作释。以至于人们十分重视心,将其称为君主之官、人身五脏之关键,如《荀子·天论》云:“心居中虚,以治五官,夫是之谓天君”,即言其“居中虚”而为天君;许翰注杨雄《太玄经·玄数》说:“肺极上以覆,肾极下以潜,心居中央以象君德,而左脾右肝承之”,言心中央故有“君德”之象等。应该说心主神观念的形成与此有密切关系。五脏藏神理论虽强调的是五脏整体协调主宰神志活动,但其中也存在关键之处,北京中医药大学经多年研究,提出五脏藏神理论的实质,重在强调脾胃是其关键,其立论依据仍以脾胃居中焦、于五行属土、是五脏气机运动之中心、是五脏气机联系之枢纽为主。可见,二者虽侧重面不同,但产生其理论的思想根源却有共通之处。

    综上,心主神与五脏藏神分属两种不同学说,各自有其理论内涵和立论根据,故既不能相互混淆、混为一谈,也不能简单地用一种理论去否定另一种理论。又由于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,故为我们深入探究脏腑与神志关系的实质、完善与进一步发展中医学神志理论提供了可行性依据。, 百拇医药